来源:齐鲁晚报
2023-09-08 11:21:50
1934年四川月亮湾,三星堆第一个探坑发掘现场。
厦大人类博物馆馆藏高山族贝珠衣。
中南大学地质博物馆展厅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武汉轻工大学油脂博物馆馆藏油灯。
高校开学,如何快速了解自己的大学?走进作为校园文化地标的博物馆,也许正是近距离了解大学的捷径。作为“高校+博物馆”“高校教育+公共教育”的双结合,高校博物馆有大学为其“加持”,自然成为校园文化重要且直观的展示平台。
世界上第一座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,就是1683年建立的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,而国内高校也有不少宝藏博物馆。在越来越多高校博物馆成为大众打卡地的当下,如何在“专业性”与“公共性”之间平衡,成为高校博物馆需要权衡的关键,也势必要求高校博物馆在育人对象、展馆运行容量乃至办馆理念等方面作出突破。
川大博物馆,三星堆接力考古
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为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,创建于1914年,是中国第一座综合性大学博物馆。历经近4年改扩建的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,于今年8月份开馆。
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由原四川大学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整合而来。百余年来,博物馆荟萃自然与人文精华:其中人文类文物共8万余件,藏品涵盖32个门类,尤以书画、陶瓷、美术雕刻以及民族、民俗文物最有特色,如元代黄公望、王蒙合作山水图轴,张大千“大风堂”藏敦煌写经、文书,唐代邛崃龙兴寺菩萨立像,全套民国成都地区婚嫁用品等。自然类收藏包含动植物标本共98万余份,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、中华鲟等一批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;植物标本84万余份。
在四川大学博物馆,有一套三星堆商代石璧,90多年前,正是这套石璧的出现,揭开了三星堆“一醒惊天下”的序幕。上世纪20年代末,广汉月亮湾农民燕道诚一家在清理水沟时,偶然发现了一坑玉石,其中便包括了这套石璧。燕家人不敢声张,悄悄把东西全部搬回家,但燕家淘沟挖到宝的消息还是渐渐传开。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展出的石璧中,可以看到其中一件刻有“燕三泰”三字,据称是燕道诚小儿子之名。这些石璧的用途,专家认为是礼天之物,是三星堆青铜器、玉器之外重要的祭祀用品之一。
1934年,华大博物馆主持了广汉月亮湾遗址的发掘,三星堆考古和古蜀文明研究的大幕缓缓拉开。博物馆探沟复原场景与组合式动态投影构成的展示空间,将我们带回上个世纪三星堆首次科学发掘的现场。此后,代代川大考古师生在三星堆遗址接力探索。20世纪60年代,著名考古学家冯汉骥教授亲临月亮湾,预言这一带将有重大的考古发现。20世纪80年代,由林向、陈德安、陈显丹、霍巍、李永宪带队的三星堆考古实习,迎来了历史上最大揭露面积的三星堆考古发掘,也为两个世界瞩目的祭祀坑发现埋下了伏笔。21世纪,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让川大考古更多的青年师生投身其中。在考古学家的手铲下,中国西南古老文明的蛛丝马迹在层层迷雾中渐渐显露。
在厦大人类博物馆看“宝衣”
作为集人类学、民族学、考古学于一体的专科性博物馆,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不仅是福建省第一家博物馆,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家高校博物馆。
1926年秋,鲁迅等在厦门大学举办考古文物展览会,翌年厦门大学国学院成立文化陈列所。上世纪30年代,厦门大学第一届文科生、第一号毕业证书持有人林惠祥创办了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。作为一位学者,林惠祥在文化人类学、考古学、民族史、民俗学等领域也卓有建树。他自建房屋,建设人类学标本陈列室,后经不断扩充发展为“厦门市人类博物馆筹备处”,为现今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雏形。
作为全国第一家专业性的人类学博物馆,现有五个展室和一个碑廊,共有近万件藏品,包括旧石器时代、新石器时代、商周、战国秦汉、魏晋南北朝、隋唐五代、宋元明清的文物,以及少数民族、闽南风俗、南洋地区的文物,还有从猿人到现代人进化的系列模型和宗教石刻。这里有怒目圆睁威风八面的天王像、栩栩如生的西域骆驼俑、高大健美的束尾宝马俑……值得一提的是馆藏的人物俑。既有胡人,也有汉人;既有男人,也有女人。胡人深目高鼻,络腮胡子。女俑婀娜多姿,衣着华丽。
在这里可以看到传说中的“贝珠衣”,这是人类博物馆的镇馆珍宝之一。这件制作精美的贝珠衣,是林惠祥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高山族考察时从台湾带回来的,是不可多得的“宝衣”。这件贝珠衣上面有六万多颗贝珠,穿成约3000串,再缝缀于布上而成。这些贝珠是由大的贝壳敲碎后,经过打磨、抛光、穿孔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的,需要两三年才能完成一件,十分珍贵。目前,制作贝珠衣的手艺已经失传。在原住民部落中,包括在人类早期文明中,人类是以贝壳作为货币的,一个人拥有的贝壳越多,说明这个人越富有,在部落中的地位就越高。这件贝珠衣上有六万多颗贝类,足以证明它的主人在宗族部落里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中南大学地质博物馆见证沧海桑田
中南大学地质博物馆主要存放1952年中南矿冶学院建校时由武汉大学、中山大学、湖南大学、广西大学、南昌大学、北京工业学院等6所院校的矿冶系所收集的各类标本。近年来通过采集、捐赠、征集、购买、馆际交流等多种渠道,实现了展品的“丰富化”与“多样化”,现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矿物、岩石、矿石以及化石等各类标本1.4万多件。
从生命起源探寻,到矿物岩石矿床,再到梳理学科发展历史……博物馆融入学校七十年的地质教学与科研成果,集中展示地球科学学科群的优势与办学成就,成为串联历史与当下的“纽带”。
每个走进博物馆的观众都会被大厅的“大壁画”所吸引,那是2.3亿年前的创孔海百合化石。这块出产于贵州关岭的海百合化石,见证了贵州从沧海变成桑田的历史。“开满花朵”的化石身姿摇曳,亿万年前它遨游海底时欢快轻盈的体态似乎栩栩如生,呈现了一个缤纷多彩的史前海洋世界。
海百合外表看似植物,其实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古老无脊椎动物,类似今天的海星海胆。相互缠绕的细“茎”是它的柄,柄末端开着的“花”是它的触手,也叫腕。海百合体中央有口,周围有五腕,每腕再分为许多花状的羽枝,全体状如百合开花,故名“海百合”。因为地质活动的漫长和复杂,再加上海百合对生存环境要求极其苛刻,现存的海百合化石极其稀少,像这样完整而美丽的海百合个体更是不可多得。其稀少的数量与巧夺天工的造型使得它成为化石收藏家眼中的珍品,是中南大学地质博物馆的一大“镇馆之宝”。对于地质相关科研工作者来说,海百合化石是他们判断地质年代、研究古地质环境的珍贵样品,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。
在博物馆二楼珍宝观赏厅,一方辉锑矿晶体结合体反射着灯光,作为“镇馆之宝”之一,它通体呈灰色,覆盖着密集的透明晶柱,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。这块珍贵的矿石是“他山之石”,由锡矿山所赠。锡矿山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,因其巨大的锑矿储量而被誉为“世界锑都”,与中南大学一直保持密切的合作。七十年来,学校师生在找矿、选矿方面都为锡矿山做出了许多技术指导。正是源于这份历史上的合作关系,锡矿山将这件珍宝赠予了学校。
去油脂博物馆探寻“千年油脉”
在武汉轻工大学校园,有一座被橄榄树与油茶树、向日葵和芝麻等各色木本与草本油料作物簇拥着的建筑,作为我国唯一的油脂博物馆,被业内人士誉为“千年油脉一馆承”。
中国是最早种植油料作物、制取和使用油脂的国家之一。“油脂”散见于我国历代典籍中。《礼记·内则》中出现了“脂膏”一词。唐代孔颖达疏:“凝者为脂,释者为膏。”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凡凝者为肪为脂,释者为膏为油。”换言之,液态称之油,固态谓之脂。
作为由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和武汉轻工大学共建共管的博物馆,2021年开馆的中国油脂博物馆共有藏品8000余件,另有油料标本、作物及油品近1000种。
博物馆内,一台长7米的明代木榨机引发观展者的关注。我国传统的木榨机经历了漫长的成型过程,至明清时期逐渐成熟,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,比如在汕头一带流行一种卧式榨法,利用尖劈杠杆产生压力的原理加压于已经粉碎、蒸炒的油料胚,把油挤压出来。
令参观者印象深刻的还有展陈的油票。上海1966年四两油票、陕西1972年三市两油票、宜昌1984年二市两油票、济南1993年七百五十克油票……小小的油票,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物资匮乏的艰难岁月。今年,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瑞元向博物馆捐赠了7000余份珍贵藏品。其中,有一批油票极其珍贵。在捐赠的油票中,面值最小的只有五分五厘,是1965年河南镇平县印发的供“四清”工作队队员在农民家吃饭时使用的临时食用油票。当时每人每月仅供应半斤食用油,算下来每人每餐0.055两(五分五厘)。1965年城镇居民每人每年6斤食用油的定量供应,与如今的敞开供应形成鲜明对比。
为开展油料作物知识科普,2023年中国油脂博物馆启动油料文化园建设。油料文化园面积约6200余平方米,共种植油茶树、油牡丹等木本油料作物360余棵,油料文化园里的向日葵收获后,博物馆还将引导学生亲自体验榨油。
关键词: